【好书一荐】他们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只是普普通通的人生了病
时间2023-04-09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的审校陈发展在推荐序中写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他第一次接触精神病人是在精神病学见习课上,一位躁狂发作的二十多岁女患者,手舞足蹈地介绍自己在巴西选美并获得全球冠军的经历。大家都发出哄笑,因为能够从她的措辞和逻辑中推断出这是妄想,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超现实,让年轻的同学们觉得可笑。但当和这位患者对上话后,才了解到她背后的自卑和心酸。而她本人也知道这些不过是自己虚幻的妄想。同学们也终于能感受到女孩疯狂行为的表面下流动的忧伤和绝望。精神病人,往往展示给外界的是他们或疯子或天才般的外表和行为,但他们的内心,从来不曾了解,像是一个晦暗不明的国度,从未亮过火光。而理端,一位患双相情感障碍十年,每日需要服二十几粒药的精神病患者,通过第一人称的讲述,打开了这一国度大门,让大众看到了精神病人残酷但真实的世界。《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这本书收录了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患者们对患病体验巨细无遗的讲述,更深入探讨了患者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花时间面对及克服的课题,被众多读者评价为“一本能挽救别人生命的书”。十六岁时理端开始产生幻觉,一直持续到高中三年级。到二十岁时,她遭遇抑郁症和狂躁的轮番袭击。她每天酗酒,失眠了八个月。会用刀刃厚度达到几毫米的野营刀割划自己,脑子里的声音争吵不休:诸如此类的声音撕扯着理端的身体,开启了主导权的争夺战。普通人觉得稀松平常的事情,像是生活如上课、上下班、吃饭、睡觉,在她这里都是奢望。而精神病又分为很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表现形式又都不一样。抑郁症患者是生了“讨厌自己”的病,但他们不会伤害别人。他们的世界逐渐缩小,小到最后只剩下自己,众多的不快乐因子在体内活跃,生活仿佛失去了希望。每次躺在床上,背部就有强烈的针扎感,自残、自杀的念头环绕在脑海,被害妄想症在脑海中滋生。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感知现实,他们时常会出现幻听和妄想,并且产生幻觉。幻觉在他们脑中盘桓,愈演愈烈。他们能听到特殊的声音,有时很清晰,有时像噪音一样不可名状,甚至还会闻到实际并不存在的气味。每次发病,家里的卫生间不再是冰冰的,而是一个个活化的生物。大多数时间,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在与幻觉战斗,世界对他们而言,冷漠而遥远。
除了要和共生的疾病做斗争外,同时还要对付外界的不解、冷漠,甚至各种误解和诋毁并不容易。
名为红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十岁开始,每天都想死,想要消失。她尝试过吃药或者勒脖子等自残方式。在学生时代,被全校同学孤立。走在路上会被骂,永远低头看着地面。还有人因为付不起想去做抑郁测试的四五十万韩元而从此患病,入学备考也因为持续的幻听而中断,借钱去看病,花完了就再想办法借,对所有人撒谎,再也找不到工作,也失去可以求助的家人……总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和疾病作战,无法战胜,又难以共存。即使在安分守己一段时间之后,又在某天卷土重来,也一定要相信,精神病患者会康复。那些曾经拥有过头脑伶俐、机智灵敏的美好往昔,虽然再也回不去了,但他们可以借助疾病的力量,到达一个更加聪明灵敏的未来。在患病期间,尽可能更好地把握并维持现在的状态,同时进行药物治疗,这是最快速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可以应对各种症状,比如不安、恐慌、抑郁、躁狂、自杀念头、幻觉等。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和精神科医生保持联系,让医生了解到自己的生活轨迹,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按量吃药,接受长期治疗。当出现新病症的兆头时,可以随时到设有家庭医学科的医院接受治疗。这样的医院最好还能检查与精神病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新陈代谢问题、皮肤问题、各种自身免疫疾病等。经常就诊则记录积累变多,出现新的疾病时可以进行合适的介入。尽量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吃饭,这样可以保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刻意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药物服用、活动不足等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均衡的营养摄入非常重要。与疾病共生,是每一个精神病患者和他们的亲友需要面对的一个残酷的事实。
但作者告诉我们:绝对不要放弃,充分接受治疗,心存希望。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过程中,家人朋友的关怀和支持,社会人士的体谅和接纳,都是十分重要的。就算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所有机会,疾病已经恶化,没有治愈的可能,依然要心存希望。不要把前来安慰的人拒之门外。应当随时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要抱着视死如归的悲壮心情独自面对疾病。生活虽然百般困苦,但生命依然顽强向前,这就是人生的意义。精神病人在受症状的影响下,做事的主动性会下降,活动会减少,行为也变得孤僻、被动和退缩。有的时候,患者甚至可以连坐几个小时而没有任何活动,一天的光阴混混沌沌的就过去了,这样的生活日常无疑是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如果能够好好的利用时间,做一些对生命有益的事情,对于精神病人是十分有好处的。理端认为,要去寻找可以扭转现状的事物,渴望被称为“兴趣”的东西。因为兴趣的门槛低,宽松而自由,不用太专业就可以从中获得乐趣。休息的时候,内心的极度紧张得以放松,病症缓解,睁开眼睛时会感觉大脑清醒。睡眠是休息的基础,尽量把影响睡眠的东西放在远一点的地方。如果易惊醒或者对噪声敏感,要准备耳塞、眼罩、遮光窗帘等必需品,尽量保证睡眠。她很喜欢吃苹果,所以睡觉之前会细致地想象“明天早晨起床之后,踩着微凉的客厅地板,坐在长桌前,吃一个脆甜可口的苹果”。如果这种想象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到了第二天早晨依然清楚地记得“吃苹果的场景”,便会为了吃苹果而快速起床走向客厅。第二是兴趣活动,尤其是在房间里就可以做的兴趣活动。作者的兴趣是磨刀,用上好的磨刀石、橡胶垫与磨刀石防滑垫,可以磨出非常锋利的刀刃。磨刀对她来说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一阵声音过后,磨完的刀可以把蔬菜切得很细,有一种舒适的快感。看着刀刃在磨刀石上逐渐变得锋利,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愉悦。第三是户外活动,虽然在房间里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为了打发时间,不被时间推着走,必须出门。精神病患者必须不断努力扩大自己的活动半径,“兴趣”不只是简单地代表着“做我喜欢的事情”。对于喜欢的事情,我们会沉浸其中,甚至对其上瘾。兴趣却不同,兴趣类似于通风换气,能提供一定的时间与机会宽慰在职场或者学校倍感压抑的自己,缓解身心压力。只要对兴趣能感觉一丝满足,就等于战胜了时间。重新拿起小学以后没再摸过的竖笛、修好需要调音的钢琴、学打麻将或下围棋、养花、画画、做饭……除了喜欢的、擅长的事情,挑战那些全新的领域也完全无需害怕。不要担心孤军奋战,和有相同兴趣的人总是会聚集在一起,像一群鸟儿一样,并肩起飞。精神病是一种较难治愈、容易复发的疾病,绝大部分病人都会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这“长期”可能是三年五年,也可能延续终生。
它会特别残忍的剥夺作为一个人的某些更珍贵、更根本的东西,关于信任、尊严、关系与爱。但精神病人与你我一样,都是平等同样的人,他们只是生病了。虽然疾病让他们有些怪异和不可理解,但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向往美好的生活,有可能是在疾病的间隙,也有可能是以我们不可理解的方式。理端写下《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这本书,是因为身为患者,经历过孤独和无助,想要给病友一份温暖、真诚、具体的指南,想要让精神科医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病人,同时帮助所有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人摆脱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有了《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这样一本贴心的指南,希望精神病人的世界将不再冰冷和孤独,也有更多人愿意走进这个世界,了解他们、包容他们。
每周好书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
[韩]理端
果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以上图文均由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