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有哪些新书值得一看?快来看看蠹鱼阅读为您推荐的这份新书书单吧!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消费主义是一种过剩、浪费和充满欺骗的经济学。它寄希望于消费者的非理性,以求唤起消费主义情绪。鲍曼:在消费社会,每一次消费之后产生的不是满足,而是更多的消费欲望。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消费品要在满足欲望前遭到诋毁和贬值。鲍曼:消费主义鼓动我们快速消费当下的目标,让我们觉得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开始,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迟疑和犹豫只会让人痛苦。鲍曼:消费主义将快乐定为评判一切的唯一标准,将不快乐视为一种应受惩罚的罪行。它向人们承诺:消费能给人即时的、永续的快乐。

[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一生关注教育问题。从最初在小学执教,到在纽约大学设立媒介环境学专业,培养出一批著名的传播学者,作为教育家的波兹曼不断思考着教育的本质与方法,在其媒介-技术批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致力于培养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教育理论。这些思考的结晶就是《教育何用》。
在本书中,波兹曼针对美国教育系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探讨,指出美国教育出现危机的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沉迷于教育的技术方法,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与目的。作者批判了几种流行的叙事,如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分离主义;同时揭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对民主、团结、多样性、批判性等人文主义价值的认同。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日]斋藤环
自恋是我们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情绪,甚至是健康的标志。承认并培养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自恋,比浅薄的“自我认同”要好得多。精神分析学者斋藤环梳理“自恋”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定义和演变,分析当代年轻人的“点赞成瘾”“自我否定”“不配得感”“高自尊低自信”等具体现象,引导我们如何寻找“自我伤害”的根源,开创性地呼吁自恋的重要性。重新审视“没用”的自己,寻找健全的自爱方法。
《人类梦想家:从托马斯·莫尔到埃隆·马斯克》

作为鲍德里亚笔下“已实现的乌托邦”,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美国的经验、教训及危险性在哪里?本书以作者两次访美经历为线索,深刻分析了托马斯·莫尔等人的乌托邦理论和美国的隐秘联系,以及独立战争以来“有污点的国父”和普通民众在塑造美国时各自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梳理了有关人类过往、现在和未来的诸多乌托邦梦想,并探讨了美好何以可能。在写法上,本书尤其注重时空的穿梭呈现,既有对美国重大事件的历史回顾,又有赴美观察时的现场所感,有几年后回到书斋里的沉淀与反思。在深度观察美国大选之余,作者还探讨了疯狂的梦想家、勤勉的实干家埃隆·马斯克成功创立SpaceX和特斯拉,开启火星移民计划背后的动因。《装脏》

林树京
作家出版社
怀揣电影梦的青年林北树,从欺骗母亲逃离家乡的那一刻起,沉浮二十年,以年华的流逝和梦想的崩塌为代价,成为了世俗的成功者;话题女星宋飞仙经历社会意义上的死亡,藏身于雪暴一触即发的山谷,终究走不进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喜剧大咖郝幽默接连票房惨败,及至厌倦所有搞笑桥段,成为内心孤独的抑郁症患者;地下室游民许阳最终也没能长成父母期待的样子,在生活的死水中不断坠落……每一个离乡背井闯入繁华都市的普通人,都曾置身于梦想的困顿之局,也都将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人生是一颗定时爆弹,看似平静,却只有无常为有常;人生是一场困局,以为逃离了世界,其实是想摆脱自己;人生是一串疑问,梦的能力愈渐丧失,愈发长出郁结之节;人生是一场游戏,“我”与“自己”的距离决定了通关时长;人生是一段旅途,路途遥远,要记得该记得的,忘记该忘记的…… “人生也许就是,等你的未爆弹走到最后那一刻,让自己在心里下场情绪的大雨,再骑上你选择的那只怪兽,奔向世界每一天的未知,试着把它变成一场场属于你自己的烟火或彩虹。”睽违六年、华人幽默漫画大师朱德庸全新创作,近二十年唯一非四格形式的漫画书。《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不仅是给都市人专属孤独感的漫画哲学,也是给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情绪解谜书。书中首次提出“未爆弹”概念,借此观察现代你我人生的种种面相;180则手写、手绘情境,献给每一个孤单呐喊的灵魂。
郭艳
新蕾出版社
七年级的秋天,是嘉媛生活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她一直过着快乐自在的校园生活。然而,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给了她重重一击。对于嘉媛的成绩,妈妈笺泥并没有很在意,这让嘉媛既意外又不安。看着焦虑的嘉媛,笺泥开始反思自己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神奇生物的考试“攻坚战”由此开始……
《你记不记得(点读版)》

[加]西德尼·史密斯
你记不记得那次去草地野餐?你记不记得那次我过生日?你记不记得那次大暴雨?……刚搬入新家的当天晚上,小男孩和妈妈临睡前一起回忆往事。一段段温馨、快乐、恐惧以及悲伤的记忆,仿佛昨日重现。面对家庭变故和新环境时,如何处理复杂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呢?西德尼·史密斯告诉我们,无论是回忆还是现实,最重要的是记得无条件的、永恒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