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光临石家庄市新华书店网站

石家庄新华书店

石家庄新华书店
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一荐

主题书单 || 劳动节主题书单

时间2025-04-19


我们赞美劳动,也想知道劳动背后的真实。为什么越努力越疲惫?好工作如何变成坏系统?在AI取代人类的预言声中,我们该如何守护劳动的价值?你可以继续为生存奔波,但至少要看清困住你的那枚齿轮,愿这些书成为你劳动节的清醒礼物。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劳动史,关于工作的百科全书

理解工作:一部人类劳动史》
[荷]扬·卢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我们该如何定义工作?人类怎样从平等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为何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工作时间反而越来越长?男女间的劳动分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发展?工作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从70万年前的狩猎采集到现在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工作,横跨亚洲、非洲、美洲与欧洲,作者扬·卢卡森研究了人类工作的组织方式:家庭、部落、城市和国家;研究了狩猎采集、农业、手工业、工业等不同时代合作和从属劳动关系的变化;研究了劳动如何在男人、女人和孩子之间分配,货币发明的分水岭时刻,劳动者的集体行动,以及移民、奴隶制和休闲观念对工作的影响。最终完成了一部有关人类在各个时代繁忙工作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劳动史,并对未来的人类发展给出了乐观的评估。

面对那些支撑工作的谎言,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工作中迷失:逃离资本主义

[英]阿梅利亚·霍尔根

上海文艺出版社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关于工作的旧的假设正在失效。努力工作不再能够保证一个安全、高薪的未来;工作远不是通往财富和成就的途径,而是意味着不稳定、焦虑和疏远。本书作者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工作?它是如何伤害我们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对那些支撑工作的谎言进行了精彩、尖锐地揭露。本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熟练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对当代的工作危机展开了精辟分析,呼吁我们重新想象工作。

关于工作与家庭缘何被颠倒及其代价的专著

时间困境:当工作和家庭被颠倒

[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是美国知名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关于工作-家庭的平衡为何难以寻求这个议题的社会学著作。作者在对多个典型样本家庭进行了深入访谈与交流后指出,家庭正在被“男性化”,越来越按照讲究效率的“工作场所”的规则来运转,个人需求被取代、压制或耽延,而工作场所却在被“女性化”,推行强调信任、团队建设和周到对待“内在客户”的管理哲学。工作已经成为了“家”——在那里人们感觉自己得到奖励、受到关注、得到“父亲般”上级的鼓励和同事们的支持;与此同时,家则成了一个在太少的时间里有太多事情要做的地方,变成了孤独的“工作”场所。本书内容翔实、论证有力,跳脱出“提升个体”的角度,从更为宽阔的社会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工作家庭平衡议题,透视工作和家庭的意义在当代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一切带来的社会后果。这对当下中国工作—家庭平衡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工作未来”的十大著作之一

过劳:好工作是如何变坏的

[美]艾琳·L.凯利,[美]菲利斯·莫恩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1世纪的今天,过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危机感,“任务太重、时间太紧”的工作模式正在持续伤害员工和企业。那些在裁员中幸存下来的员工则不得不承担被裁员工的工作,工作负担骤然上升。公司秉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员工们则被迫加班加点,疲于奔命。随着疫情的暴发,居家办公使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分界线消失了,远程办公导致工作时间变得更长,员工经常感到一种随时待命的压力。即使疫情已经结束,大多公司仍对掌控员工所有个人时间的工作模式情有独钟,“24小时待命”成为新常态。两位作者深入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IT部门展开调研并指出:过长时间的工作既损伤员工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公司整体工作效率的下降。实际上,应对“超负荷工作”的解决之道不在于建立“用命拼搏”的企业文化,更不在于鼓励员工自行调整所谓的“工作-生活平衡状态”,而是需要企业与员工一起,采取新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本书基于实地调研,为企业和员工都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带你从哲学角度认清工作的本质

众生无束:劳动社会的未来

[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担心自己的工作时间会减少,闲暇时间会增多,尽管这正是他们日日夜夜所渴望的状态。人们应当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为何曾经的技术经济革命并没有减少就业岗位,但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结果很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未来,我们将如何工作?又为何将如此工作?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向我们展示了工作世界的变革将如何改变我们对生活、文化、教育的理解,并最终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也指出,决策者将面临何种艰巨的、旨在重塑社会的任务。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将现有的有偿劳动社会体系重塑为无条件基本收入社会。


二维码.jpg